2023年1月15日,遼寧省一化工有限公司烷基化裝置在維修過程中發生泄漏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3人死亡、35人受傷。國務院安委會已對該起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
日前,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對該起事故進行了通報。通報指出,該起事故發生在春節前夕和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期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影響惡劣,教訓深刻。初步調查,暴露出事故企業處理效益與安全的關系嚴重失衡,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懸空,隱患長期得不到徹底消除,高風險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安全專項整治走過場等突出問題。
通報強調,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要進一步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聚焦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扎實推進?;钒踩L險治理各項任務落地落實。要立即組織開展化工裝置設備帶“病”運行專項排查整治,對重點環節部位的隱患,強化防控措施并及時整改,對可能引起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的隱患,立即處置、徹底消除。要持續深化?;犯唢L險裝置設施安全診斷和整治提升,強化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通報要求,要認真貫徹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開展安全風險排查,對重大危險源、潛在風險點、事故易發環節部位,逐一落實落細管控措施。要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應急值守和準備,嚴格安全督導和執法檢查,全力以赴抓好春節前后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安全環境。
事故暴露的突出問題
01 處理效益與安全的關系嚴重失衡,隱患沒有及時徹底消除
事故管線早在2022年7月就出現泄漏,打“卡子”帶病運行半年之久,2023年1月11日再次發生泄漏,11日、12日、14日、15日連續4次帶壓堵漏均未堵住,也未采取停車處理措施,直至發生事故。
02 安全意識淡薄,高風險檢維修作業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
對堵漏作業可行性沒有進行充分論證,盲目蠻干。作業前未有效開展安全風險辨識,沒有制定針對性管控措施。作業時,現場未進行有效管控,同一時間內有吊裝、堵漏等第三方作業人員、企業監護人員,以及周邊鄰近區域生產操作和清潔人員,事故發生時毫無準備,造成傷亡擴大。
03 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懸空
連續多日堵漏期間,企業主要負責人每日安全風險研判承諾均為低風險,承諾檢維修及特殊作業數量均為零;烷基化裝置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人近半年檢查從未記錄管線帶病運行的風險隱患情況。
04 吸取類似事故教訓不深刻,專項整治走過場
沒有認真吸取2019年河南三門峽義馬氣化廠“7·19”、2022年上海石化公司“6·18”等事故教訓,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和風險集中治理走形式、隱患長期得不到根治,裝置長期帶病運行,小事拖大、隱患拖炸,重蹈覆轍。
預防措施
一是嚴禁裝置帶病運行,嚴禁裝置發生異常時現場聚集大量的作業人員。要按照《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的要求,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充分認識化工生產裝置帶病運行存在的巨大安全風險,正確處理效益與安全的關系,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觀念,確保發現隱患第一時間消除。
二是嚴禁未知風險下實施帶壓堵漏。對于帶壓堵漏這項技術,或許在蒸汽(壓力不宜過高)或不涉及易燃易爆等工藝介質的管道上作為臨時應急的搶險手段之一是可行的,但用于類似于異丁烷、正丁烷等閃點低的管道上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當管道泄漏的原因不明,管壁是點狀腐蝕穿孔,還是較大面積內壁減薄,是發生氫脆,還是工藝波動造成管道受壓加大或腐蝕加劇,或是材質選擇有問題承受不了運行的壓力等,在未對泄漏的根原因進行分析,未對管壁腐蝕狀況進行有效的檢測時,不僅要嚴禁帶壓堵漏,更要嚴禁打上卡箍后就認為萬事大吉,而繼續“帶病”運行。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立即減負荷、放火炬,直至停裝置,而不是“堵”。由于熱電聯產鍋爐以及企業自備電站鍋爐范圍內管道接連發生事故,其中包括帶壓堵漏引發的事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曾在2018年《關于開展電站鍋爐范圍內管道隱患專項排查整治的通知》(市監特函{2018}515號)中明文規定“電站鍋爐范圍管道在鍋爐調試、運行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爆破等情況,應當立即停爐,不允許進行帶壓堵漏或采取其它臨時措施?!苯ㄗh借鑒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做法作出規定,當?;费b置中涉及到易燃易爆介質的承壓管道發生泄漏時,要立即停運裝置,不允許進行帶壓堵漏。
三是切實開展設備完好性管理,預防因腐蝕或沖刷減薄引起管道失效而造成事故。設備完好性管理是化工過程安全管理中重要的要素,但也是國內化工企業運行較差的要素之一。尤其是設備預防性維修,在很多企業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更多的企業仍然是“事后維修”,難以做到“預防性維修或預知性維修”。企業應按照剛修訂發布的AQ/T3034《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要求,切實開展設備完好性管理。腐蝕檢測是預防性維修的基礎,要定期檢測,建立檢測數據庫,避免檢測走過場現象,對存在硫化氫、硫酸、氫氟酸、氯化氫、氫等腐蝕性介質的承壓管道等重點部位要加大腐蝕監測、檢測力度,縮短檢測周期,對腐蝕減薄嚴重部位建議采用超聲波在線定點測厚或脈沖渦流移動式等檢測手段進行測厚分析,尤其是三通和彎頭等因易受沖刷腐蝕的部位,及時發現處理管道壁厚減薄情況,掌握腐蝕速率,定期評估防腐效果和核算設備剩余使用壽命,及時發現并更新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管道,避免發生泄漏再忙于檢修與堵漏。
四是加強并重視烷基化裝置安全風險防控。烷基化裝置的主要風險是酸腐蝕,如反應器進料管線、三通部位擴徑處、堿洗罐入口段、含酸管線、塔進料換熱設備、塔頂冷凝器、冷劑冷卻器等腐蝕泄漏以及反應器、沉降器等閥門內漏等。建議強化腐蝕控制措施,在開展設備預防性維修的同時,應在設備、管道選材和嚴格工藝操作上加強管控,防止和減少酸系統腐蝕,可采取控制原料中的雜質含量,在工藝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含酸介質的操作溫度、流速、提高酸濃度等措施。為保障酸區設備長周期運行,應嚴格控制含水量、操作溫度和介質流速??刹捎眯鹿に嚰夹g,如目前國際上先進工藝已不用硫酸、氫氟酸作催化劑,而采用固體酸或離子液體烷基化技術,建議業內加強新工藝的研發。
五是統籌安全與發展。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國民經濟呈上行趨勢,這時候企業不能因為市場效益好而不顧裝置運行的風險,更要正確理解生產與安全的關系。本次事故暴露出一些企業在裝置運行出現重大安全風險時,仍存在“堵”風險不會引發嚴重后果,寧愿“堵”,也不愿意停裝置。當裝置管道已腐蝕泄漏難以有效控制,當重大安全風險出現時,唯一的選擇應是減負荷停裝置,消除泄漏風險,直至更換新的設備或管道,再評估是否具備復工復產安全條件,絕不是集中大量的作業人員在現場搶修堵漏。
24小時在線
400-816-6905
131 5315 7968
抖音二維碼
瑤安公眾號
山東瑤安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16012337號-1